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教育信息化 新闻资讯 学术前沿

顾明远:人工智能时代,未来教育的变与不变

发布时间: 2018-3-7 11:25 浏览次数: 1520

      教育是未来的事业。教育的任务是为未来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因此教育必须适应科学技术的变革而引起的社会经济的变革。
  今天的青少年生活在这种变革的时代。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已经大大不同于上一代人。因此,对他们的培养方式也必须改变。
  互联网人工智能正在改变着世界,也改变着教育。
  互联网最大特点是开放性、互动性、个性化、全球性。它改变着教育的概念,教育的生态环境,改变着教育形态、教育方式、师生关系、家庭关系等方方面面。
  这种变革是非常深刻的,颠覆了整个传统教育的观念。教育工作者需要认识这种变革,迎接新的挑战。
  变革之一:教育的概念变化了,学习的渠道拓宽了
  以往的学习主要是指学校教育,在学校进行。现在可以在网上学习,在虚拟世界学习。
  正如教科文组织2015年发布的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转变?》所说的:“我们生活中学习到的许多知识并非有意为之,这种非正式学习是所有社会化经验的必然体验。”
  学习已经不限于学校,处处可学,时时可学。
  变革之二:对教育本质的新认识
  《反思教育》提出,要重新定义教育、知识和学习。教育应以人文主义为基础,以尊重生命和人类尊严、权利平等、社会正义、文化多样性、国际团结和为可持续的未来承担共同责任。
  要超越狭隘的功利主义和经济主义,将人类生存的多个方面融合起来,采用开放的灵活的全方位学习方法,发挥自身潜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教育的本质可以概括为: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价值。
  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使他能过上有尊严而幸福的生活;提高人的生命价值,使他能为社会,为人类做出应有的贡献。
  教育要将人类生存的多方面融合起来,将受到歧视的那些人包容起来,包括妇女、土著人、残疾人、移民、老人等。
  应该把教育和知识视为全球共同利益,强调人人参与教育过程,只是必然成为人类共同遗产。这意味着知识的创造、控制、获得、习得和运用向所有人开放,是一项社会集体努力。
  知识是人类共同财富,应该人类共享;个人的发展也不是孤立的,是在人类社会共同发展进程中发展的。
  变革之三:教育培养的目标转变了
  以往教育只是传授书本知识,而且只重记忆不重能力,只重结果不重过程。
  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是创新的时代,科技日新月异,今天需要培养创新人才,才能适应未来的社会变化。因此培养目标要改变,需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创造性、培养实践能力。
  思维改变一切。教育的本质,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改变人的思维。
  变革之四:课程内容的变化
  未来课程不仅要增加新的知识内容,而且要把课程内容整合起来,使学习者认识事物的整体。许多科学家认为,未来科技发展是在认知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的综合点上。
  当下正在流行SETAM教育,即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把科学、技术、工程、美学、数学等结合起来。
  互联网正在改变着人们学习的方式。如果说工业革命使机器代替了人的部分体力,那么信息革命使电脑代替了个人的部分脑力。互联网则把个人的脑力联系起来,扩大了人类的大脑,变成了人类共有的大脑。
  学生可以在互联网上获取各种知识,讨论各种问题,共享人类的智慧。
  变革之五:互联网为个性化学习提供条件
  互联网为个性化学习、个别化学习提供了条件。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使教师更好地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为每个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这将促进课程和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增加学生选择的机会。
  变革之六:互联网改变了师生关系
  教师已经不再是知识的唯一载体、知识的权威。学生已经不是只依靠课堂上老师的知识传授,而是可以通过各种媒体获得信息和知识。
  教师主要是要为学生的学习营造合适的环境,指导学生正确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策略和方法;为学生设计个性化学习计划;帮助学生解决一些疑难问题。
  互联网时代,教育有哪些是不变的?
  不变之一:教育的本质不会变
  互联网使教育发生重大的,可以说是革命性的变革。但教育的本质不会变,教育传承文化、创造知识、培养人才的本质不会变,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不会变。
  正如《反思教育》里所说的,“教育应该以人文主义为基础,以尊重生命和人类尊严、权利平等、社会正义、文化多样化、国际团结和为可持续的未来共同承担责任。”教育的这个性质不会变。
  不变之二:学校和教师不会消失
  有人认为,当今互联网时代,学生时时可学,处处可学,可以不需要学校了,也用不着教师了。这种观念已经被多教学者所否定。
  正如《反思教育》里所说,学校是人生走出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个公共场所,是人生社会化的第一步。儿童进入学校不仅学知识,重要的是要学做人,学会与人沟通与交往。
  教师也不会消失。信息技术、互联网改变了教育环境和方式,但信息技术、互联网改变了教育环境和教育方式,但信息技术、互联网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方法需要改变,但教师培养人才的职责没有变。
  儿童的成长需要有思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的指导和帮助。
  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互联网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
  但是不能迷信信息技术,要认识到他的局限,并且运用恰当,才能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人是要靠人来培养的,是所有机器代替不了的。教育活动蕴含着人的情感、人文精神、师生情感交流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教育力量。
  教师在未来教育中发挥作用,就要不断学习,充分认识教育的本质和科学技术进步给教育带来的变化,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培养未来社会的公民。
  作者|顾明远
  50多年来一直在教育战线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教育家和学者。
  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教育管理学院院长、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教育学科组长等职,并曾在世界比较教育联合会任两主席之一。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北师大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等职。
      来源:e-learning之家
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 陕ICP备05001611号-10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15 School Of Distance Education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