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教育信息化 新闻资讯 学术前沿

AI进校园,边界在哪里?

发布时间: 2019-10-29 09:41 浏览次数: 1204

摘要:不久,人脸识别类技术进校园的话题持续引发关注,此类人工智能(AI)技术除了应用于校园门禁控制、学生考勤管理,还能全程监控课堂,就连学生发呆、打瞌睡和玩手机等动作行为都能被识别出来。

  前不久,人脸识别类技术进校园的话题持续引发关注,此类人工智能(AI)技术除了应用于校园门禁控制、学生考勤管理,还能全程监控课堂,就连学生发呆、打瞌睡和玩手机等动作行为都能被识别出来。随着AI时代的来临,AI技术在为教学提供辅助、提高学校管理效率、确保学生安全的同时,也面临公共数据采集与个人隐私保护、使用目的的正当性、数据泄露风险等争议,AI技术进校园,边界究竟在哪儿?

  变化:人脸识别“潜入”校园

  新学期伊始,中国药科大学的学生们发现,熟悉的校园出现了新的改变——校门口、宿舍和图书馆都安装了人脸识别门禁。

  对此,学生们的接受度还挺高。不少学生认为,门禁识别准确、速度快,不用再担心忘记带校园卡,确实比较方便。而且采集了学生出入宿舍、图书馆等信息的系统,还能帮助学校统计学生的回寝时间、晚归次数等,提高了宿舍的安全性。

  而在学校的教室里,也在尝试使用人脸识别系统。中国药科大学图书与信息中心主任许建真说:“之前有的同学点完名就跑掉了或者请别的同学代(点名),但是有了人脸识别就没这个问题了,只要你进教室那一刻起,它就对你全程进行识别。你低头多长时间,你是否在玩手机,你是否在发呆,你是否在看别的书,都能感知到。”

  在校方看来,这能有效解决传统考勤方式中管理难度大、效率低的问题,从而方便教务管理者实时掌握班级学生考勤情况,是在“探索泛在、灵活、智能的教育教学新环境建设与应用模式,努力提升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

  当前,为引领推动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等政策文件相继出台。在业内专家看来,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已是大势所趋。为此,不少学校都在积极探索利用AI技术服务于教育教学以及日常管理,人脸识别类技术就是该探索的一种。

  安全是人脸识别技术在校园应用的最初方向。据记者了解,在山东、上海、河南等地的一些幼儿园和小学,已经开始探索运用人脸识别技术进行校园智能安防。这类智慧型校园安防系统,能对校园及周边一定距离的安全区,进行实时监控。当学校有大型活动时或者学生集中放学时间,校园大门口会聚集大量人员,该系统将自动进行“非安全身份识别”,一旦有陌生人靠近,系统监视屏会自动报警提醒,学校安保人员可及时处置。

  除了应用于安防,一些学校也开始“试水”用人脸识别来保证出勤率和提高听课效率。去年4月份,重庆二十九中在教室内启用了一套人工智能分析评估系统,该系统通过观测学生细微的表情变化,来判断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专注度高的学生占比35%”“思考学生占比29%”“疑惑学生占比18%”“不理解学生占比3%”,课堂两侧,两个电脑屏幕滚动着由大数据实时分析出的学生学习效果图。

  杭州十一中的“智慧课堂行为管理系统”,则会每隔30秒进行一次扫描,针对学生们阅读、举手、书写、起立、听讲、趴桌子等6种行为,再结合高兴、伤心、愤怒、反感等表情识别,分析出学生们在课堂上的状态。

  还有一些学校开始尝试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于学生的日常管理。去年11月,贵州11所中小学校开始推广使用“智慧校服”项目,利用“RFID(射频识别)+人脸识别”科技集成智能校服考勤系统,当穿着“智慧校服”的学生通过人脸识别进出校园后,系统内会自动记录学生进出校园和宿舍的精确分秒时间,同时保存前后20秒的实时视频。

  一旦学生在上课时间内未经允许离开校园,GPS定位芯片会记录学生位置并激活门禁闸机自动语音报警器,提醒有学生离开校园。假如学生互换校服,警报会响起,它也能发送准确的具体位置,帮助学校和家长快速定位。

争议:是“危”还是“机”

来源:中国教育报


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 陕ICP备05001611号-10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15 School Of Distance Education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