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教育信息化 新闻资讯 学术前沿

作为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必由之路的教育信息化

发布时间: 2019-3-19 16:12 浏览次数: 2550

——全国教育大会与教育信息化笔谈之三

摘要

自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中央对教育体制改革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并呈现出注重全局性、系统性、实效性的新特点。对此,该文提出,教育体制改革要立足“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教育使命;要服务“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把握“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的核心关键。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任务,必须在教育信息化2.0的整体思路下,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体制机制、教育管理、社会服务、监督评价等方面的支撑作用,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体制改革,进而加快推进教育领域治理能力和水平现代化。

关键词:教育体制机制;教育评价;教育信息化2.0

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已成为推动我国教育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就相关工作发表重要讲话。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新篇章。自此之后,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从招生考试制度、教师队伍、办学主体、监督评价、教育开放等方面,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2017年9月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围绕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主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具体内容进行了系统阐释,这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我国教育事业规律探索的一个阶段性总结。可以说,一条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为主线的教育改革之路已然明晰,提高教育治理水平,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已成为共识。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开创性地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1]。新的时代特征、新的主要矛盾,对我国的教育改革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系统总结了教育改革实践过程中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即“九个坚持”,“标志着我们党对教育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2]。可以说,“九个坚持”是在当前的时代和教育发展大背景下,为实现我国教育发展新目标,从教育发展规律的高度,对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提出的要求。这些要求既是对以往成功经验的总结,同时,又有了新的内涵和任务。

一、我国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呈现的新特点

 

(一)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更具有全局性

“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3],这就要求在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过程中,一定要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高度,来审视和推动具体的改革措施,要在改革中充分考虑时代背景、国家需求、人民期待,从顶层合理规划改革方案,也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发挥改革的促进作用,实现改革目标。

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来看,以信息技术和数据科学引领的新一轮技术革命正如火如荼,并快速且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如果说以往的教育侧重知识的传承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那么现代教育无疑更注重知识的创新应用,更强调持续性、终身性。从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经进入新时代。“过去我们是‘穷国办大教育’,……现在是‘大国办强教育’”[4]。如果说“穷国办大教育”更关注的是教育的全民覆盖,那么“大国办强教育”一方面是更加关注通过教育提升全民素质,进而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注重形成自身独特的教育体系,并面向世界开展交流和传播。

(二)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更具有系统性

“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5],这就要求在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过程中,“更加注重教育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6],通过从上到下、从内到外的整体推进,进而实现教育改革发展总目标。一方面,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要在知识快速发展更新的背景下,突破现有的课堂教学、学校教学,创新教学模式,建立“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教育体系,这就要求从上到下系统梳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类教育机构、各教育主体的权责,落实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的责任;另一方面,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要在当前价值多元的背景下,把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作为核心内容,这就要求从内到外系统审视当前的教育模式、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更注重实效性

“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7]。这就要求在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过程中,要从转变评价方式出发,将改革落到实处。“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的问题”[8],这不仅仅是改变教育评价,同时也是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能够成功的根本保证。长期以来,很多改革措施得不到落实,或者改革成效不明显,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不合理的评价机制阻碍了改革的真正施行。不改革评价机制的改革,不仅仅难以达成原定的目标,反而会造成思想、体系的混乱,进而带来不可预估的影响。正如在以考试为评价标准的教学模式下,无论怎么推行素质教育,其最终的目的依然是考卷上的考分,不仅素质教育无法顺利开展,甚至会在学校、家长中产生抵触心理。同样的,以论文为主的高校教师评价,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在高校教师中出现“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因此,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就在于能否根据改革目标,解决教育评价导向的问题。只有切实改变评价机制,才能有效推进改革,实现改革目标。

二、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难点和问题

综合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出台的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系列文件,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我们可以看到,党和国家对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认识不断深化,不仅更加符合当今世界发展趋势,更加符合中国目前现实国情,同时也对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整体体系和核心要点有了更为明确的认识,在改革发展推进过程中也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然而,我们也可以看到,当前我国教育体制机制依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和当前世界发展潮流不相适应,和中央对教育的改革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和人民对教育的需求不相适应。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参与机制上:政府绝对主导、社会部分参与、家庭定位模糊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深入推进教育领域的“管办评分离”。《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所提出的“放管服结合”的教育领域机制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与“管办评分离”可谓一脉相承、一体两翼。正如总书记所指出的,“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9],构建新型的政府、学校、社会、家庭的关系正是核心要求。突破口是政府职能的转变,重点是建立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形成职能边界清晰、多元主体“共治”的格局。这个格局的核心就是由以政府为主体的宏观管理体系、以学校为主体的自主办学体系和以社会、家庭为主体的监督评价体系三者构成的;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实质上就是要使这三大体系边界清晰、独立运作,相互制约、相互支持,分而不离、全面提升。然而,从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到现在,这三大体系至今仍然没有很好地建立,而近年来频频爆出的由社会力量兴办的教育机构的负面新闻,更是对教育的社会参与机制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家长、教师、学校、政府之间的矛盾不但没有消弭,反而有加剧对立的趋势。可以说,教育参与机制的不健全,不仅会严重阻碍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顺利推进,同时还会产生严重的社会影响,进而影响到教育的全局发展。

(二)教学模式上:传统的分科教学、课堂教学、书面教学为主导

《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了要注重培养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所谓的关键能力,主要包括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等等。而“要增强综合素质,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10]。这不仅是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目标,同时也是人才培养的目标。然而,从当前我国人才培养现状来看,我国学生普遍长于知识的掌握,而在解决问题能力,尤其是涉及到实践的合作、创新、职业能力上则有所欠缺。而这恰恰反映了目前中国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依然是高强度训练和分科教学的特点。分科教学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在今天仍然是我国教育的主流。这种教学模式固然巩固了学生的学科知识,但从深层次来看,一是不利于学生采取更宏观的视角来理解所学知识的整体意义,二是人为设置了学科交叉融合的障碍,局限了学生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可能性。此外,在分科教学的逻辑下,课程标准一直在各学科中居于核心位置,围绕各知识点展开、设计的各种习题、考题成为了检验学生知识点掌握与否的抓手。这种教学模式固然有助于巩固学生的知识点掌握,但从“知识点”走向“真实情境”却并非一路畅通。要处理和解决真实世界中的问题一方面需要跨学科的知识;另一方面更需要学生善于合作,勇于创新,敢于实践。可以说,培养关键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从根本上重塑我国当前的教育教学模式。

(三)评价机制上:评价主体单一,考试评价、结果评价依然是评价主流

教育评价机制长期以来一直是教育研究也是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的决议》提出教育领域的“管办评分离”,到《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改革学生评价方式”“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的指导、评价和服务作用,支持行业组织推进校企合作、发布人才需求信息、参与教育教学、开展人才质量评价”“全面推进科研评价机制改革”[11],再到“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12]。可以说,几乎每一次涉及到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文件和讲话,都会提到改革评价机制的问题。但时至今日,在事关改革成败核心的评价机制改革上,可谓是举步维艰。一方面,评价主体依然还是以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为主,社会第三方的监督评价往往成为引爆舆情的源头,而没有形成常态化的监督评价体系;另一方面,评价内容依然是以考试、成果为主,缺乏行之有效的对教师和学生形成综合性评价的方式方法。即使是在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过程性评价结果,其往往在最终评价时仅仅是作为参考性内容,量化的成果指标体系评价依然占据着绝对主导的地位。可以说,正因为评价机制改革始终未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其结果就是严重影响到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包括教学模式改革的深入推进和有效落地。没有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就不可能有现代化的教育治理体系,不可能有现代化的教育。

以上几点主要问题,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教育是一项传统性、历史性比较强的活动,历史经验对教育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方面使教育汇集了人类文明发展的精华,同时也限制了教育活动过程中产生突破性和颠覆性的改革。长期以来,受制于观念、技术、制度等原因,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始终难以取得突破。然而,随着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快速推进,使得这一系列问题有了解决的可能。甚至可以说,教育信息化,尤其是教育信息化2.0,是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教育现代化,进而实现教育最终目标的必由之路。

三、作为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必由之路的教育信息化 

2018年4月,《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正式发布。该行动计划是在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前期基础上,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顺应智能环境下教育发展,以信息技术和教育深度融合,进而推动我国教育改革,提升教育治理能力的重要抉择。与之前的教育信息化重基础建设不同,教育信息化2.0重点关注信息技术在教育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旨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和特点,为教育的改革发展服务。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特点,推动教育模式向素质教育转变,进而真正构建起新时代“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另一方面可以发挥信息技术流程再造的优势,使教学、管理过程真正实现可追溯、可检验,从而实现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

(一)进一步明确信息化在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自第二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教育信息化的战略地位已然确定,并已基本得到广泛的认可。如果说在此之前,我们更多的是从信息技术本身对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支撑角度去诠释教育信息化的战略地位,那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更是进一步从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以更高远的视角,确立了教育信息化的战略地位。当前,在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国家创新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撑,时代需要有信息素养的人才,科学研究离不开信息化和数据的支撑,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信息技术的推动,“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13],信息化是必由之路。在此背景和基础上,教育信息化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基础设施建设,也不仅仅是作为一种实现教育改革的现代化工具,而是需要和我们的教育改革实践进行深度融合,从理念、模式、机制、评价全方位纳入到教育信息化的整体框架下,而这正是教育信息化2.0的基本原则和最终目标。“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坚持应用驱动和机制创新”[14]“构建与国家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形成新时代的教育新形态、新模式、新业态”[15]。可以说,这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高度一致,并必然成为最终实现目标的根本途径。

(二)以教育信息化,构建多元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机制

如前文所述,目前我国尚未形成一个以政府为主体的宏观管理体系、以学校为主体的自主办学体系和以社会、家庭为主体的监督评价体系三者构成的教育治理体系。究其原因,最根本的是缺乏有效的手段,来实现政府、学校、社会、家庭的信息充分沟通,进而达成“教育共识”。要解决这一问题,唯一的途径就是通过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信息的共享互通。教育信息化2.0明确提出要“构建一体化的‘互联网+教育’大平台,……逐步实现资源平台、管理平台的互通、衔接与开放,……实现数字资源、优秀师资、教育数据、信息红利的有效共享”,要“全面提高利用大数据支撑保障教育管理、决策和公共服务的能力”[16]。通过信息化,普通教师、学生,甚至社会大众都能借助于智能移动终端迅速采集教育信息与数据;各项行政事项设置更加合理、流程更加优化,并使行政过程可检验、可追溯;依托信息化方式再造的各项教育行政业务中各主体所处的定位清晰、权限明了。同时,利用信息化和数据科学,将教育信息准确、直观地呈现给不同主体,并通过信息技术实现信息的获取和传递,最终形成大规模的意见交互。在此基础上,真正构建起多元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机制,让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三)以教育信息化,构建教育教学新模式

要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关键是要改变当前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构建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教育信息化2.0,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环境等方面,对构建教育教学新模式提出了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发展方向。从教学内容上看,要以信息时代为背景,重新制订课程标准,在做好基础知识教育的同时,着重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科学素养,在此基础上,通过培育标杆学校,打造示范课例,汇聚优秀案例,以信息技术进行推广,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培育共享;从教学形式上看,要“推动新技术支持下教育的模式变革和生态重构”[17];从教学环境上看,要“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能化教学支持环境建设”[18]。在此基础上,教育信息化2.0提出了“网络学习空间覆盖行动”,通过信息技术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构建起一个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教育体系,进而打破传统的学校课堂限制,构建全社会化的学习体系,实现对人的全方位、全时空的培养。 

(四)以教育信息化,构建教育监督评价新机制

教育的监督评价机制是决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成败与否的核心和关键。一方面,正如前文所述,要实现教育的社会监督评价,就要利用信息技术构建起多元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机制。另一方面,也是更为关键的,要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评价机制,就要改“当前结果为主的评价”为“以过程为主的评价”,这就要求学习过程的可记录、可追溯,建立个人的终身学习档案。当前,随着智能穿戴设备、数据存储、挖掘、分析等技术的发展成熟,使得对每个人的教育数据进行“伴随式收集”和大数据分析成为了可能,进而可以实现对受教育者的过程性评价。教育信息化2.0明确提出建设终身电子学习档案,通过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建立个人终身电子学习档案”[19]。个人学习空间和电子学习档案的建设,正是实现过程性评价的第一步。可想而见,通过信息技术彻底改变当前的评价机制,必定会在不远的将来得到实现。

(五)以教育信息化,扩大教育开放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提到了“要扩大教育开放,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在这里,“资源”取代了传统的机构或者学校,成为了合作办学的对象。这意味着教育开放的层级和内涵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一方面,与资源合作,这本身就是典型的“互联网思维模式”,合作的对象不再局限于具体的单位或者机构,只要是“资源”,都可以为我所用;另一方面,与资源合作,采取的方式可以更加机动和灵活,可以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合作办学不再是传统的共建学校或是引进人才,机构、人员、机制全部被打破,一方面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引入先进的教育资源,加强海外教育合作;另一方面正如教育信息化2.0所提出的,通过信息技术“推广中国经验,传播中国理念”。

四、未来发展中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在当前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要实现全国教育大会对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目标,必须通过教育信息化2.0。只有确立信息化的战略指导地位,以信息技术重构我们的教育参与机制、教学模式、评价机制,才能真正实现总书记提出的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也只有这样,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成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注重信息化应用与网络安全防护。“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信息技术深度应用日常教育教学的背景下,确保教育信息安全,提升教育信息防护能力,也比以往任何时刻更显得关键和重要;二是注重与一线教学、管理实际的紧密联系。教育信息化2.0的核心在于应用,其对教育的影响也只有通过一线才能充分体现。除了顶层设计以外,教育信息化要更加注重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评价等具体实践中发挥作用;三是注重空间和平台建设。空间和平台是资源和数据的载体,也是实现信息公开、意见交换、流程追溯的重要途经。因此,教育信息化2.0要把空间平台建设作为实现改革目标的重要基础,通过打造一个优质教育资源精准推送,教育信息通畅发布,数据安全可靠方便分析的开放、共享、优质、安全的“教/学空间和平台”,进而实现网络终身学习体系的建设;四是注重与参与各方的紧密联系。连接是信息化的特点,随着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和发展,将有更多的校外教育、非正式教育有效纳入教育体系,同时,教育信息化2.0以应用为导向的特点,更加注定了其需要整合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因此在推进中更要实现多方联系,广泛参与;五是注重人员队伍建设。尽管近年来针对教育信息化开展的培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教育信息化从业人员数量偏少、能力偏弱、发展渠道偏窄、薪资待遇较低等问题依然存在,一线教师的信息素养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加强人员队伍建设,是推进教育信息化2.0的根本保障。

作者简介:陈超: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cchen@sfs.ecnu.edu.cn)。刘楚: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stellalc@126.com)。

转载自:《中国电化教育》2019年第1期

排版、插图来自公众号:MOOC(微信号:openonline)

 

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 陕ICP备05001611号-10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15 School Of Distance Education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返回顶部